午餐,很好吃。
其中的這道是布林餅,本來是俄羅斯人在葬禮上悼念死去親人所吃的聖餐,如今已變成日常美食。布林餅的口味有甜有鹹,上面可以淋上不同的佐料,或加入肉類等餡料。
下午來到弗拉基米爾。
弗拉基米爾位於莫斯科東南方約190公里處,是一個比莫斯科還老的城市。弗拉基米爾大公在此建城,城市便以他的名字命名。
這裡至今保存著的黃金門、聖母升天教堂以及聖德米特里教堂,皆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。
黃金門以白色石材建造,建於1158~1164年間,當時原有5座城門,如今只剩這座碩果僅存。
與黃金門合照,為了不想每張照片都是穿著同一件外套亮相,我牙一咬便將外套脫掉,但天氣真的很冷,我想我堪稱為「愛水不怕流鼻水」的代表。
黃金門對面的這座紅磚教堂是聖三一教堂,建於1913~1916年,1928年被政府徵收,後改制為博物館,館內主要展出刺繡、漆器等傳統手工藝品,以及水晶。
與聖三一教堂合照完,由於實在太冷了,我便飛也似地奔回遊覽車上避寒。
下一站來到聖母升天教堂。
聖母升天教堂,也有人稱為聖母安息教堂,升天與安息,我想指的應該是同一件事兒,是以聖母升天教堂又叫做聖母安息教堂,我想是說得過去的。
聖母升天教堂,建於1158年,1185~1189年燒毀後重建,是以弗拉基米爾被稱為無色人工寶石的白色石材建成的。
太冷了,不敢再托大,乖乖地穿了外套下來;盛夏八月哪,竟然和台灣的冬天一樣冷是怎樣?
聖德米特里教堂。
離聖母升天教堂不遠處,由弗拉基米爾---蘇茲達爾大公建的這座教堂,是獻給聖人德米特里的。
聖德米特里教堂建於1194~1197年,與聖母升天教堂一樣是用人稱無色人工寶石的白色石材建成的,其外牆運用羅馬浮雕技法,刻有一千多個精緻繁複的雕刻,主題包括聖經故事、希臘神話、歷史故事、歷代大公的事蹟、神話動物與真實動物等。
其中這個據說刻的是歷代大公的浮雕,非常可愛。
弗拉基米爾建城850週年紀念碑。
建於1958年,上面刻有弗拉基米爾建城以來重大歷史事件浮雕,下面則坐著3名分別為俄羅斯古戰士、建築師與現代工人的雕像。
離開這裡之後,我們便驅車返回莫斯科。
回到莫斯科時,遇上了塞車,導遊伊莉莎說莫斯科每天上下班尖峰時刻都會塞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