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天的晚餐,要在船上吃。
就是這艘船。
上船之後,各自選定好位置,便可開動。
沙拉與小圓麵包早已擺上桌,等著我們享用。
一桌六人,我們(阿入、小倩、我)與翁大哥夫婦以及侯大哥同桌。
侯大哥一時興起,點了一支紅酒,同桌的人一人一杯,誰都別想逃。
這支紅酒以我這個外行人的嘴巴喝來,感覺頗為順口,一點也不澀,是一支很好喝的紅酒。
一杯黃湯下肚,大家的話匣子都開了,席間相談甚歡,佐以美酒佳餚,其快樂無比。
陸續又上了湯。
無頭的春雞。
飲料。
一百零一種的甜點---冰淇淋。
這趟航行遊的是莫斯科河。
船外不時有著名景點現身。
像是彼得大帝紀念雕像。
1997年,為慶祝俄羅斯海軍成立三百年而建造的彼得大帝紀念雕像,手持著地圖,昂然立在一艘船上,象徵彼得大帝征服的野心。
聽說這座雕像原本打算放在聖彼得堡,但是因為過於醜陋與庸俗,而被聖彼得堡市民拒絕;雖然莫斯科居民也不喜歡這座雕像,但因雕塑者和當時的莫斯科市長關係匪淺,遂逕自採用,將彼得大帝紀念雕像置放在莫斯科河與其運河交會處。
然後江湖還盛傳,說道這座雕像原本雕的是哥倫布,準備送給美國, 但被美國退貨,無奈之餘,只好把雕像的頭改為彼得大帝。
這座雕像的悲慘命運還不只如此,它還曾兩度入選為世界最醜雕像之一。
沒想到這座雕像居然有著這麼坎坷的身世,真是令人不能不為它掬一把同情淚。
而彼得大帝如果地下有知,不知做何感想?
救世主大教堂。
始建於1839年的救世主大教堂,是拿破崙戰爭後,為感謝救世主基督「將俄羅斯從失敗中拯救出來,使她避免蒙羞」,並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俄羅斯人民而建的。
1931年,蘇聯中央決定修建龐大的蘇維埃宮,其地址選在了救世主大教堂的基址上,為此決定將救世主大教堂拆毀。
但由於缺乏資金、地基不牢、莫斯科河發生洪水以及戰爭爆發等原因,蘇維埃宮最終未能建成。
赫魯雪夫當政時期,下令將其改為公眾游泳池。
蘇聯解體後,教堂重建,並於2000年竣工。
克里姆林宮。
紅色十月巧克力工廠。
吃飽喝足後,便下船轉搭遊覽車,來到麻雀山。
麻雀山上有著俄羅斯的最高學府---莫斯科大學的主樓。
這座主樓是莫斯科七座史達林式建築(號稱七姐妹)之一,史達林式建築是典型的中央集權式建築,大底座、高尖頂。
山上還有一個觀景台,觀景台上除了可以眺望山下的風景之外,還有小販在此販賣一些紀念品。
下圖圓圓的那個是盧日尼基體育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