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完一堆莫名奇妙的交通工具之後,接著來到的是異域博物館。
參觀之前要先看影片,因為遊客很多,所以要等。
等的時候我就在外面拍拍照。
上圖的茅草屋上寫著四個大字:還我國籍。
為什麼要寫這四個字?
請聽我道來。
根據維基百科所述,1949年,由李彌將軍所率領的九十三師,被迫偕同家屬自雲南、廣西、貴州南部轉進與緬甸、寮國北部接壤的滇緬邊境,希望通過中南半島北邊的叢林借道泰國來到台灣。
然而來台灣的路並不好走,路途遙遠不說,還被緬甸視為外敵遭武力圍剿。
雖然面對緬軍的圍剿,他們一度在緬北打下比台灣還要大上數倍的土地。
但對此緬甸也不是毫無對策,緬甸政府遂於1953年與蘇聯在聯合國控告中華民國「入侵」。
聯合國便經由泰國的同意,安排孤軍來到泰緬邊境的金三角和美斯樂,一部份分三批52個梯次遣回台灣;另一部份則仍留在泰北。
留在泰北的這一部份,被指示「明撤暗留」,繼續反攻。
為避免困擾泰國,反攻上仍是途經緬甸境內。
而緬軍與中共以眾擊寡的圍剿仍舊不斷;聯合國再次介入調停。
由於孤軍多數都是雲南人,思鄉情濃,所以依然遵照「明撤暗留」指令。不同的是這一次形同向國際宣告,「當地軍人」不再有任何行動,以後與中華民國政府無關。
後來因生存需要,應泰國軍方要求,孤軍協助遠征泰國政府非常頭疼又久攻不下的苗共和泰共。
經孤軍多番血戰,最後終於完全將之平定。
泰王蒲美蓬因而御賜公民權和居留權,只是仍無國籍。
這就是還我國籍的由來了。
好了,跳一下回到當天的行程。
等了一會兒,終於輪到我們看影片了。
影片內容是關於泰北長頸族、泰北孤軍以及毒王坤沙的簡介。
看完,解說員(孤軍後裔)便將遊客分成兩組,一組是陸客,一組是台客,分別解說。(因為聽說一起聽講的話會打架,不過大頭鬼是猜測可能解說的內容並不一樣。)
孤軍的武器。
茅草屋。
解說完,就在這裡吃晚餐。
這天的晚餐是合菜加上巧克力火鍋。
吃飽,就去這裡。
有參加自費看魔術秀的團員就進去這裡看,我們沒參加的就去逛大街。
芭達雅的街道。
街上到處可見國王的肖像。
去逛小7的時候,有看到他們在賣打拋肉便當。
大頭鬼在小7買了一隻熱狗,店員沒給他醬料,問店員才知道醬料是自助的,並有許多生菜可以搭配著吃,還是吃免驚的,泰國的小7真是個會為顧客著想的好企業,擔心顧客只吃熱狗沒吃蔬菜會難排便,我要給它按個讚。
逛完小7,回到看魔術秀的地方,等他們看完魔術秀,再一起坐遊覽車回旅館。
東摸摸西摸摸,又看了看不懂的連續劇後,就睡了。